一、学院概述
数字工程学院成立于2018年7月,现开设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工程技术五大数字技术核心领域专业,均为重庆市重点发展专业,其中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设有专本贯通专业,分别对接重庆财经学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的大数据 管理与应用、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校企共同构建 “专任教师为主体、企业导师为支撑” 的共建体系,现有教职工26人,配套企业一线技术专家10余人,形成 “校企互聘、双向赋能” 的专业教学队伍结构。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加大实习实训设施建设,建有Coludera大数据实训中心、讯方ICT实训中心和计算机公共实训中心,通过专本贯通、专升本、项目实训等模式,培养数字技术应用与创新的多层次技术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对数字技能人才的核心需求。

二、人才培养
数字工程学院紧扣重庆 “33618” 现代制造业集群与 “数字重庆” 建设需求,以 “服务工业互联网、培育数字工匠” 为核心定位,构建 “产教融合、赛教互促、专创融合” 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以大数据技术专业群为核心,联动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工程技术专业,形成 “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 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精准对接工业数据 “采集 - 传输 - 分析 - 应用” 全产业链;以 “新双高” 建设为引领,联合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翰海睿智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纵深赋能现有合作专业、开拓信息技术领域新合作,筑牢专业集群生态企业圈,共建 “产学研训创” 一体化协同育人平台,聚焦数字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实施 “链群对接、岗课融通、分层分类、产学并行、数智融合” 育人模式,通过 “双导师”(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教师共定方案、共授课程)、“双证书”(1+X 证书高通过率)持续优化培养针对性与适应性。学院以赛促学成效显著,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 96%(2024 年达 97%),用人单位满意度 75%,优质就业率 40%,为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输送大批技术人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数字赋能课程建设等典型案例,获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等权威认可。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5年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案例




数字工程学院办学成效显著,近年来,学院生源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与在校生数量相对稳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余人。主编出版教材30余部,发表高水平论文80余篇,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40余项。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60余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商务数据分析比赛三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重庆 赛区一等奖、中国区华为ICT大赛重庆实践赛云赛道一等奖、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商务数据分析赛项一等奖、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应用开发赛项一等奖、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赛项二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赛项、云计算赛项、物联网应用开发各三等奖。

三、产教融合
数字工程学院以“对接数字产业需求、构建协同育人生态”为核心,围绕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经济核心领域,与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翰海睿智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开展专业共建、课程共研、资源共享、师资互融、管理协同。产业学院采用“实训基地+项目孵化”模式,以校内实习实训中心为载体,开展大数据治理等真实项目实训,实现“课程实训—岗位生产—创业孵化”一体化。

数字工程学院产教融合成果显著,近三年在人才培养及师资建设方面,5 个专业学生行业资质认证通过率超 80%,学生双创奖项20余项,双师型教师占比近60%;在品牌影响力建设上,学院作为数智赋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单位,积极推动数智赋能行业发展,校企联合完成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5项,多次获重庆市产教融合典型案例、重庆市职业院校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案例等荣誉。

四、桃李芬芳(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明星等)
学院以 “岗课融通、产学并行” 育人模式为支撑,毕业生就业率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涌现出一批技术骨干与创业先锋。我院毕业生广泛就职于互联网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龙头企业,在大数据开发、物联网运维、云计算服务等岗位崭露头角。多人入职华为生态企业、华合数智等知名机构,多名学生在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实现学历与技能双提升。同时,依托 “引企驻校” 孵化机制,学生团队通过工匠工坊参与商业项目,单次项目盈利近万元,展现强劲创业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