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时长和志愿山城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志愿服务 > 志愿服务时长和志愿山城 > 正文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志愿服务认定说明
2025-06-17 来源: 责任编辑:团委 点击: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

志愿服务认定说明

(试 行)

 

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共青团中央《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规、政策和学校规章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志愿服务活动,明确校内活动哪些属于志愿服务范畴,以及如何规范化登记志愿服务时长,特制定本认定说明。

一、志愿服务定义与范畴

(一)志愿服务定义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性活动。活动需同时满足以下六性要求:

1.志愿性

志愿者主动参与,非强制性安排。志愿者出于内心的自愿和热情,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帮助他人或服务社会,而不是因为外界的压力或强制要求而参与。

2.无偿性

志愿者不获取任何形式的报酬或补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不以获得金钱、物质或其他形式的报酬为目的,不从服务对象或组织方领取任何形式的补贴或奖励。

3.公益性

活动旨在服务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需求。志愿服务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需求,如改善社区环境、帮助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等,而不是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

4.组织性

活动由学校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服务队或得校团委授权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等组织发起。志愿服务活动需要有明确的组织者和组织形式,由学校相关部门或授权的组织负责策划、组织和实施,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

5.活动性

具有明确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志愿服务活动应有具体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如社区服务、校园公益、专业志愿服务等,而不是抽象或模糊的概念。

6.服务性

直接为他人或社会提供帮助和支持。志愿者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为他人或社会提供实际的帮助和支持,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实际需求。

(二)属于志愿服务范畴的校内活动

1.校园公益服务

如校园环境美化、公共设施维护、校园安全巡逻等。

2.学生帮扶互助

包括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帮扶等,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

3.大型活动志愿服务:

(1)文体活动

参与学校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如引导观众、维持秩序、提供咨询、协助布置场地等,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学术讲座

协助组织学术讲座,如负责会场布置、接待嘉宾、发放资料、维持秩序等,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

(3)招生咨询

参与学校的招生咨询活动,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咨询服务,介绍学校的招生政策、专业设置、校园环境等,帮助他们了解学校,选择适合的专业。

4.社区服务

与周边社区合作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文化宣传、关爱孤寡老人、社区环境整治等。

5.专业志愿服务

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的志愿服务,如法律咨询、医疗健康宣传、科技普及等。

6.应急志愿服务

在校园突发事件中,参与应急救援、物资发放、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

(三)不属于志愿服务范畴的校内活动

1.本职工作相关活动

1)日常工作时间内的与本职工作高度相关的活动

如内部团建、内部纳新、资料整理、日常值班、日常会议等,这些活动是学生干部或工作人员的本职工作,不属于志愿服务。

2.一般性社会实践活动

1)单位实习

学生到企业、政府以及事业单位进行的各类实习活动,这些活动是为了完成学业要求或积累工作经验,不属于志愿服务。

2)课题调研

参与学校或老师组织的课题调研活动,这些活动是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或学术研究,不属于志愿服务。

3)参加会议、观看影片、参访交流

这些活动通常是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不属于志愿服务。

3.学校规章制度要求的活动

1)班级卫生清扫

按照学校规章制度要求,班级定期进行的卫生清扫活动,不属于志愿服务。

2)办公室卫生打扫

学生干部或工作人员负责的办公室卫生打扫工作,属于本职工作,不属于志愿服务。

3)主题班会

班级按照学校要求组织的主题班会活动,不属于志愿服务。

4)实验室清洁

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的清洁工作,属于实验室管理和使用的常规要求,不属于志愿服务。

5)图书馆清洁

学生在图书馆进行的清洁工作,属于图书馆管理和使用的常规要求,不属于志愿服务。

4.内部管理类活动

1)内部团建

组织内部的团队建设活动,如内部聚餐、娱乐活动等,属于组织内部管理范畴,不属于志愿服务。

2)资料整理

组织内部的资料整理工作,如整理文件、档案等,属于组织内部管理范畴,不属于志愿服务。

3)日常值班

组织内部的日常值班工作,如值班室值班、办公室值班等,属于组织内部管理范畴,不属于志愿服务。

4)日常会议

组织内部的日常会议,如例会、工作汇报会等,属于组织内部管理范畴,不属于志愿服务。

5.校级组织本职工作活动

1)校级组织(协会、社团等)本职工作

如组织的日常管理、活动策划、财务工作等,属于组织的本职工作,不属于志愿服务。

2)团建活动

校级组织的团建活动,如组织的户外拓展训练、团队聚餐等,属于组织内部管理范畴,不属于志愿服务。

6.营利性或非公益性活动

1)为营利性团体提供服务

如为企业的商业活动提供服务,不属于志愿服务。

2)领取劳务报酬的服务

在服务过程中领取劳务报酬的服务,不属于志愿服务。

3)非公益性晚会或舞会等表演的策划、排练、演出

如学校的元旦晚会等表演活动,虽然具有公益性质,但不属于志愿服务。

7.个人实习活动

个人到企业、政府以及事业单位进行的各类实习活动,这些活动是为了完成学业要求或积累工作经验,不属于志愿服务。

 

 

二、志愿服务时长登记规范

(一)时长计算原则

1.真实性——实际服务时间

志愿服务时长以志愿者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为准,不含活动前和活动后的时间,如路程往返时间等,只算活动正式开始时间和活动结束时间。

2.准确性——精确到分钟

时长计算应精确到分钟,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明确服务的起止时间。活动组织者应准确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间,避免出现误差或遗漏。

3.及时性——活动结束后及时登记

志愿者应在活动结束后尽快进行时长登记,以免因时间过长而遗忘或混淆。

(二)常规活动时长计算

1.签到签退法

通过志愿山城平台进行签到和签退,系统自动记录志愿者的服务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计算出实际服务时长。签到时间即为服务开始时间,签退时间即为服务结束时间,两者之差即为服务时长。

2.活动时长申报法

对于无法通过系统签到签退的活动,志愿者需在活动结束后,如实填写志愿服务时长申报表,注明活动名称、时间、地点、服务内容及具体服务时长,经活动组织者审核确认后,计入志愿服务时长。

(三)特殊情况时长计算

1.交通时长

对于活动地点较远或跨校区进行的志愿服务,单程交通耗时超过30分钟的,可按实际时长计入志愿服务时长;不足30分钟的,不予以时长计入。交通时长需提供相关证明,如公共交通工具的乘车记录、出行软件的行程记录等。

2.培训时长

根据志愿服务的具体实施难度,可酌情记录志愿服务前培训的时长。培训时长超过30分钟的,按实际时长计入志愿服务时长;不足30分钟的,不予以时长计入。培训时长需提供培训签到表、培训照片、培训内容记录等证明材料。

3.漏签补录

志愿者因特殊原因漏签时,需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向活动组织者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活动照片、组织者证明等,经活动组织者审核后,进行时长补录。

4.连续服务累计

志愿者在同一天内连续参与多个志愿服务活动时,时长可以累计计算;若中间有间隔,则分别计算每个活动的时长。

5.多次服务累加

志愿者在不同时间参与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时,时长可以累加计算,累计其总服务时长。

 

三、时长审核

1.组织者初审

活动组织者负责对志愿者提交的时长申报表或系统记录的时长进行初步审核,核实活动的真实性、时长的准确性,并在系统中或纸质申报表上签字确认。

2.团委复审

校团委或院系团委对各活动组织者审核后的时长进行复审,确保时长记录符合学校志愿服务时长计算的相关规定,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时长记录,及时反馈给活动组织者进行修正。

四、时长记录与管理

1.电子记录为主

主要通过志愿山城平台或其他指定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进行时长记录,志愿者可随时查看自己的志愿服务时长记录,活动组织者和团委也可通过系统进行时长管理和统计。

2.纸质记录为辅

对于无法通过系统记录的特殊情况,可采用纸质时长申报表进行记录,由活动组织者和团委留存纸质档案,定期进行整理和归档。

五、时长认定与激励

1.认定主体

由活动组织单位负责志愿服务时长的认定,校团委及青年志愿者协会进行监督和审核,确保时长认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激励措施

(1)星级认证

依据志愿者的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进行星级认证,分为一星级至五星级志愿者,分别对应不同的时长标准,如100小时、300小时、600小时、1000小时、1500小时。星级志愿者可获得相应的荣誉证书和奖章,享受学校提供的相关优惠政策和优先推荐机会。

(2)评优评先

将志愿服务时长作为评选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评定等的重要参考依据,优先推荐志愿服务时长突出的志愿者参加各类评优评先活动,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3)推优入党

在推优入党的过程中,将志愿服务时长作为考察团员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指标之一,优先考虑志愿服务表现突出的团员,鼓励团员通过志愿服务展现自己的先进性和奉献精神。

(4)就业推荐

向用人单位推荐志愿服务时长长、表现优秀的志愿者,作为其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证明,增加就业机会,让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发展机会。

本说明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共青团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委员会负责解释。如遇特殊情况或需进一步明确的事项,由校团委及青年志愿者协会研究决定。

 

共青团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委员会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202518         

友情链接:
  • 智慧团建
  • 中国共青团
  • 重庆共青团
  • 共青团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委员会

    地址:馥香园4楼青年之家(原院士工作站)

    邮箱:gqtcqjzkjzyxywyh@163.com


    ©版权:2019 Youth League Committee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 All Right Reserved.